为了儿子的未来,她愿意付出一切,哪怕是与整个世界为敌。
杨心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电视屏幕上郑麒麟的专访仍在继续,但她的注意力已经从屏幕上转移,内心深处的挣扎开始浮现。
她闭上眼睛,深呼吸试图平复情绪,但心中的波澜却愈发汹涌。
郑麒麟的成功像一根刺,深深扎进她的自尊心。
她无法忽视媒体对他的赞誉,每一个字都像是在提醒她自已的不足。
她开始质疑自已以往的决策,是否太过保守,是否缺乏前瞻性。
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已在商业领域的直觉和判断力,她在想对于郑鹏程是不是太过于保守,16岁的郑麒麟都能成功,她的宝贝儿子为什么不能。
杨心美回想起自已在董事会上的发言,一次又一次的败在那对父女手下,现在连郑麒麟都要成功,更像是已经去世的郑少雄,在狠狠的嘲笑她。
她开始反思,自已方法和思维是不是过于传统,而忽视了时代的不同。她意识到,自已需要改变,也许是自已压制了儿子的天赋,她应该给予他更多的支持,而并不是把他当做一个刚到15岁的小孩。
她想到了郑鹏程,自已的儿子。
郑鹏程虽然在股市中小有成就,但与郑麒麟相比,似乎总是缺少了那么一点光芒。
杨心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期望和责任感。
她希望郑鹏程能够超越郑麒麟,能够成为真正的商业领袖,能够为她赢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杨心美对郑麒麟有着复杂的情绪。
一方面,她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他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她又无法抑制心中的嫉妒和不满。
她开始思考,郑麒麟的成功是否有她可以借鉴的地方,是否有她可以利用的机会。
杨心美知道,她不能被情绪左右,她需要冷静地分析形势,制定策略。
她开始规划如何利用自已的资源和影响力,如何引导郑鹏程走向成功。
她想到了“智学先锋”,这个由郑鹏程推荐的投资项目。
她决定要深入研究这个项目,要找到它的潜力和价值。
随着内心的挣扎逐渐平息,杨心美的决心开始形成。
她决定要采取行动,要为郑鹏程,也为自已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她知道这条路不会容易,但她已经准备好面对挑战,无论这条路有多么崎岖。
在这个不眠之夜,杨心美的内心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她从嫉妒和自我怀疑中挣扎出来,找到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她知道,只有不断地自我超越,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中站稳脚跟。
她睁开眼睛,目光再次坚定地投向电视屏幕,那里郑麒麟的专访已经接近尾声,而她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