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兽医传染病学 百度 > 微生物知识点23(第3页)

微生物知识点23(第3页)

细菌是否侵入体内:于肝脏

毒素:产生毒素

微生物学诊断:原菌检查、或毒素检查

疫病:黑疫

病原:b型诺维梭菌

细菌是否侵入体内:于肝脏

毒素:产生毒素

微生物学诊断:原菌检查、或毒素检查

(3)痢疾与肠炎

1是产气荚膜梭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引起

包括:羔羊痢疾

犊牛痢疾

人、禽坏死性肠炎

2细菌不一定侵入体内,微生物学诊断亦主要依靠肠内容物的毒素检查

(4)食物中毒

1病原包括:

肉毒梭菌→导致肉毒中毒

阿根廷梭菌→导致肉毒中毒

产气荚膜梭菌→导致食物中毒

2包括人畜肉毒中毒症与人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都是由于病原菌在食物或饲料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被食入而致病。

3肉毒中毒症的微生物学诊断主要检测肉毒毒素,其次是细菌检查。

4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需从可疑食物分离细菌并测试其毒素产生能力。

(5)破伤风

1系统破伤风梭菌经创伤感染,在感染部位育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疾病。

2此病症状及其特征通常不需要微生物学诊断。如有需要,可作毒素或细菌检查。

3。几种主要病原

1产气荚膜梭菌

2肉毒梭菌

3气肿疽梭菌

4腐败梭菌

5诺维梭菌

6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1本菌旧名魏氏梭菌或产气荚膜杆菌

2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可见于土壤、污水、饲料、食物、粪便以及人畜肠道等中,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

1。生物学性状

1。1形态及染色特性

1革兰染色阳性;菌体直杆状,两端钝圆,单在或成双,短链很少。

2无鞭毛,不运动。

3芽孢大而卵圆,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使菌体膨胀,但在一般条件下罕见形成芽孢。

4多数菌株可形成荚膜,荚膜多糖的组成可因菌株不同而有变化。

1。2培养特性

呼吸类型:厌氧型

营养要求:对营养要求不苛刻,在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若加葡萄糖、血液,则生长更好

生长温度:

(1)多数菌株的可生长温度范围为2o~5oc(此菌特殊)偶有菌株于6c有一定的繁殖力

(2)a、d和e型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4

生长状况:

(1)此菌生长非常迅,在适宜的条件下增代时间仅为8min据此特性,可用高温快培养法进行选择分离,即在45c比分枝杆菌)下每培养3~4h传代一次,可较易获得纯培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