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兽医传染病学 百度 > 微生物知识点26(第3页)

微生物知识点26(第3页)

猪痢疾(病)→由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

1又称血痢、黑痢、出血性痢疾、黏膜出血性痢疾等。猪痢疾最常生于8~14周龄幼猪

仔猪黄痢(致病性大肠杆菌)

仔猪白痢(致病性大肠杆菌)

仔猪红痢(产气荚膜梭菌)

2主要症状是严重的黏膜出血下痢和迅减重。

3特征病变为大肠黏膜生黏液渗出性(卡他性)、出血性和坏死性炎症。

4经口传染,病的传播迅,病率较高(约75%)而致死率较低(5%~2o%)。

1。形态结构及染色特性

1菌体多为2~4个弯曲,两端尖锐,形似双燕翅状

2革兰阴性,维多利亚蓝、姬姆萨和镀银法均能使其较好着色

3可通过o。45um孔径的滤膜

2。生长要求及培养特性

1严格厌氧

2对培养基的要求相当苛刻。通常使用含1o%(严格,正常2%)胎牛血清或血液的tsb(胰蛋白胨大豆肉汤)或bhIb液体(脑心浸液肉汤)或固体培养基。

3生长表现

(1)在液体培养基中38net。

(2)在tsb血液琼脂上,38net可形成扁平、半透明、针尖状、强溶血性菌落,有时亦可向周围扩散呈云雾状表面生长而无可见菌落。

3。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镜检,可分为以下3种方法:

1涂片染色镜检:

病料直接制成薄涂片,染色镜检

(最简单)→染色方法多用姬姆萨法或维多利亚蓝染色法

→也用印度墨汁作负染或镀银染色法染色镜检

2压滴标本片活体检查:

可将待检样品与适量生理盐水混合后制成压

(麻烦)滴标本片,置于相差或暗视野显微镜下镜检

3染色组织切片检查:

将采集的病变肠组织先用1o%甲醛缓冲液固定后制成切片,再用上述维多利亚蓝染色法染色。

(2)分离培养

1采集的病料经上述镜检证实有可疑螺旋体存在后,再作分离培养

2为抑制其他杂菌生长,可在tsb血琼脂制成本菌的选择性培养基,以提高本菌从肠道样品中的分离率

3区别

无害蛇形螺旋体菌落外观十分相似于猪痢蛇形

螺旋体,但呈微弱b溶血,而本菌呈强b溶血

4。防治

1对猪痢目前尚无可靠或实用的免疫制剂以供预防之用

2现普遍采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控制此病

3培育spF猪,净化猪群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手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