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培养温度
浅部感染真菌:22~28c
深部感染真菌:37c
菌落的形态、结构与颜色可作为鉴定的参考
7。真菌病的微生物学检查
7。1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浅部感染真菌:
可用7o%酒精擦拭局部(或灭菌盐水冲洗)用灭菌刀片刮取皮屑、甲屑或毛。
2深部感染真菌:
可取痰液、血液、脑脊髓液或穿刺样本。
7。2直接检查
(1)抹片检查
(2)湿标本片检查
1koh片溶解角蛋白、清除标本中脓细胞及其他成分而不破坏菌丝和孢子。在高倍镜下观察菌丝或孢子。
2乳酸酚棉蓝染色:真菌着色呈蓝色
补:宠物皮肤病多由细菌或真菌引起
7。3分离培养(比较少做,稍微看下)
1皮肤、毛、甲屑标本经7o%乙醇浸泡2~3min,用无菌盐水洗净后接种于含放线菌酮和氯霉素的沙保培养基上25~28c培养数日至数周,观察菌落特征。
2必要时做小培养,于镜下观察菌丝、孢子特征进行鉴定。
8。防治原则
1真菌感染尚无特异预防,主要注意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
2碘化物治疗孢子丝菌病、毛霉菌病有一定疗效。
3制霉素、灰黄霉素、克霉唑(三苯甲霉唑)等外用或内服对癣症和白色念珠菌病有较好疗效。
4近年报道5-氟胞嘧啶(5-Fc)治疗单细胞真菌感染疗效显着。
5二性霉素b可用于深部全身真菌感染。
第二节病原真菌
思考:能够产生什么毒素、导致什么问题?
感染性病原真菌——组织胞浆菌属、念珠菌属
中毒性病原真菌——青霉菌属、镰刀菌属、曲霉菌属
感染性病原真菌
(1)组织胞浆菌属
1本属为典型双相型真菌,在组织中呈酵母样细胞,室温培养时形成菌丝体。
2重要的致病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
假皮疽组织胞浆菌
(2)念珠菌属
1该菌属半知菌纲的酵母菌。该属成员多,仅白色念珠菌是常见的病原,致人和动物念珠菌病。
2白色念珠菌存在于人和动物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黏膜,机会致病菌。
3患念珠菌病动物多在消化道黏膜形成乳白色伪膜斑坏死物,主要侵害家禽,特别是雏鸡。
4牛、猪、犬和啮齿动物也可能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