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毅将自已的瘦马让给了少帝,他自已则与陈留王共乘一马,一同前往京城。
途中,他们遇到了司徒王允、太尉杨彪等一众大臣,以及数百名士兵,大家护送少帝回到京城。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当少帝的车队行进不远,突然一支庞大的军队出现在眼前,尘土飞扬,旗帜蔽日。
百官和少帝都惊慌失措。袁绍上前询问,只见一位将领从人群中跃出,大声问道:“天子在哪里?”
少帝吓得说不出话来,陈留王则镇定地回应,询问对方来意。
这位将领正是董卓,他声称是来护卫皇帝的。
陈留王机智应对,没有露出丝毫破绽,这让董卓暗自惊讶,心中已经开始盘算废立之事。
当天夜里回到宫中,人们突然发现传国玉玺不见了。
董卓将部队驻扎在城外,每天带领重装骑兵进入洛阳城内,随意游荡,使得市民人心惶惶。
他在宫中的行动毫无顾忌,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后军校尉鲍信向袁绍提出,必须尽早除去董卓,以防后患。
然而,袁绍认为新朝刚刚稳定,不宜轻举妄动。
鲍信见王允后,再次提出同样的建议,王允也只是让他暂时观察,没有立即采取行动。
鲍信见无人支持,便自行带领自已的部队前往泰山。
董卓利用何进兄弟旧部的力量,逐渐掌握了更多的权力。
一天,他私下对谋士李儒说:“我想废掉少帝,改立陈留王为帝,你看如何?”
李儒回答:“现在朝廷无主,正是实行此事的最佳时机。”
“明日可在温明园召集百官,宣布废立计划,对于不遵从的官员,可以立即处决。这样,您的权威就能在今日确立。”
董卓听后大喜,决定按照李儒的计策行事。
第二天,董卓在温明园举办盛大的宴会,邀请所有公卿参加。
大家都害怕董卓的权势,不得不赴宴。董卓等到百官到齐后,才缓缓来到园门口下马,带着剑进入宴会现场。
酒过几巡后,他突然下令停止奏乐,严肃地对众人说:“我有要事相告,诸位还请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董卓接着宣布:“天子乃万民之主,若无威仪,何以承担宗庙社稷之重?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颖好学,宜承大统。吾欲废黜今上,立陈留王为帝,诸卿意下如何?”
众官听后,面面相觑,一个个都低下了头,无人敢言语一声。
他们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一时间,宴席之上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只剩下轻微的呼吸声和心跳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异常压抑。
这时,座上突然有人推开桌子站出来,站在筵前大声反对:“断无可能!你究竟是谁,竟敢如此口出狂言?天子为先帝嫡子,向来没有行差踏错,岂可轻言废立之事?莫非你有不臣之心,妄图谋朝篡位?”
董卓看去,原来是荆州刺史丁原。
董卓满脸怒容,双眼圆睁,额头上青筋暴起,口中发出怒喝:“丁原!你竟敢与我作对!今日若不将你斩于剑下,难消我心头之恨!”
说罢,董卓猛地抽出佩剑,寒光闪烁,直指向丁原。
董卓怒叱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