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眠,翌日凌晨,天色还未完全亮起,迂回部队便在李承乾,赫瑗的率领下悄然出。
他们沿着库山的小道,小心翼翼地前进,马蹄声被厚厚的棉布包裹着,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
一路上,他们没有遇到敌军的巡逻队,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与此同时,凌云率领的主力部队也在营地前集结完毕。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手持武器,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随着一声号角响起,步兵方阵开始缓缓向前推进,他们步伐整齐,盾牌紧密相连,如同一只巨大的钢铁乌龟,向着吐谷浑营地逼近。
吐谷浑军队很快现了林云的主力部队,他们立刻敲响了战鼓,士兵们纷纷登上城墙,准备迎战。
弓箭手们弯弓搭箭,向着林云的部队射去,箭雨如同蝗虫般密密麻麻地落下。
但林云的步兵方阵凭借着坚固的盾牌,成功地抵挡住了敌军的箭雨,继续稳步前进。
当唐军与吐谷浑军队在广阔的草原上相遇时,空气中瞬间弥漫起紧张的气息。
双方列开阵势,旌旗招展,刀枪林立。
“杀!”
“呜呜呜……”随着一声令下,低沉的号角响起,吐谷浑主力出寨迎战,战斗正式打响。
吐谷浑军队率先动进攻,他们的骑兵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呼啸着冲向唐军。
这些骑兵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术精湛,弓马娴熟。
他们一边疾驰,一边向唐军射出密集的箭矢,一时间,箭如雨下,遮天蔽日。
唐军则毫不畏惧,前排的士兵迅举起盾牌,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抵挡着吐谷浑骑兵的箭矢。
后排的弓箭手也不甘示弱,纷纷张弓搭箭,向吐谷浑骑兵还击。
双方的箭矢在半空中交错,不断有人中箭倒地,鲜血染红了草原。
在一番箭雨交锋之后,吐谷浑骑兵逐渐逼近唐军。他们挥舞着长刀,呐喊着冲入唐军阵中。
唐军则以长枪兵为前阵,组成密集的枪林,阻挡吐谷浑骑兵的冲击。
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士兵们的喊叫声、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残酷的战争乐章。
尤其是陌刀营,在短兵相接后,接替了最前的位置,人数虽然不多,却顶着吐谷浑骑兵的冲击,稳步前进。
每一次挥舞战刀,必然有吐谷浑骑兵人马分离,他们就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凌云站在高处,俯瞰着整个战场。他冷静地观察着双方的战局,不断调整着唐军的战术。
陌刀营占据优势后,他又命令唐军两翼的骑兵适时出击,包抄吐谷浑军队的侧翼。唐军骑兵得到命令后,迅行动起来。
他们如同两把锋利的尖刀,插入吐谷浑军队的侧翼,对其形成了夹击之势。
吐谷浑军队面对唐军的夹击,顿时阵脚大乱。但他们毕竟是一支久经沙场的军队,很快便稳住了阵脚,与唐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局势陷入了胶着状态。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李承乾带领的队伍正悄然绕道吐谷浑军队的后方。正寻找机会动突袭。
李承乾,赫瑗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和重要性。他们带领着士兵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小心翼翼地前进。
为了不被吐谷浑军队现,他们隐藏行踪,一路上,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穿越了险峻的山谷。
终于,在急行军后,日暮时成功绕到了吐谷浑军队的后方。
此时,吐谷浑军队正全力与唐军正面交锋,对后方的情况毫无察觉。
李承乾集抓住时机,一声令下,唐军如猛虎下山般向吐谷浑军队的后方起了猛烈攻击。
为了立功,李承乾当先士卒,呐喊着冲入吐谷浑军队的营地,一时间,喊杀声四起。
吐谷浑军队后方顿时陷入了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正面战场上的慕容伏允可汗听到后方传来的喊杀声,心中大惊。
他万万没有想到唐军竟然会悄无声息绕道后方动突袭。
虽然吐谷浑军队人数众多,可腹背受敌,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士兵们开始出现动摇,阵形也逐渐散乱。
凌云敏锐地察觉到了战场上的变化。他知道,决胜的时刻到了。
于是,他果断下令:“机会已到,全军出击!”
顿时,正面的唐军斗志被点燃,全线出击,士气大振。
他们奋勇向前,向吐谷浑军队起了最后的猛攻。吐谷浑军队在唐军的前后夹击下,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士兵纷纷丢盔弃甲,四处逃窜。慕容伏允见大势已去,也只能带着少数残兵败将,仓皇逃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