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官员汇报完毕。
中书令突然大声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什么事?”
“萧伯爷萧逸的案,解元之誉都是作弊得来的。”
“什么?”
众大臣议论纷纷。
“按我大夏律法,科考舞弊一律取消成绩,情节恶劣者还要被配充军。”
“至配所后杖责一百,折责四十板,脸上还要刺上“烟瘴改”字样。萧逸科考舞弊,罪不容恕,请陛下明查!”
“中书令,你为何说他舞弊?”
“宫里的小太监亲耳听到他说的。”
“宣小太监上殿。”
很快,一小太监上了朝。
“中书令大人说你亲耳听见萧逸说他作弊,此话当真?”
“陛下,此事千真万确啊。小的亲耳听到萧大人和安宁公主说自己并无真才实学,那些诗是作弊得来的啊。”
“萧爱卿,你还有何话可说?”皇上拧眉看向他。
“微臣无话说。”
“这么说你承认自己作弊了?”
中书令弯唇。
“不承认。”
“你。。。。”
“就凭这么几句话,中书令大人就想定我的罪?”
“除非中书令大人有办法证明我确实作弊,那我还说中书令大人你肾亏不举呢,你承认吗?”
“你。。。。”
朝堂爆几句哄笑。
“一个小太监的几句妄言就想定我的罪,徐大人,你这是置大夏律法何在?”
“那我就现场考考你,只要你能答对,我就相信你没作弊。”
靠,又考。
都成考神了。
“既然如此,你出题吧。”
“就考七步成诗,不,三步成诗。”
“我任意出一个诗题,你三步以内作出一诗。”
“中书令大人,这你过分了吧,就是当朝翰林院院士,也不可能三步以内轻轻松松作出一,何况我只是青州一小小解元。”
“这么说,你承认自己无真才实学了。”
中书令一脸得意。
“不是,我只是看不惯徐大人这般仗势欺人咄咄逼人之态。”
“你。。。。。”
“除非你考我以后,我也要考考你。”
“你。。。。”
“除非中书令大人答应,否则我凭什么接受你的考核,仅仅因为一个小太监的一句诳言。”
“好,那为夫答应你。”
“出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