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亡国昏君???作者戏问 > 第18章(第2页)

第18章(第2页)

他抬手用袖口掩住眼眶,悲痛地叹息了一声。

静默了片刻后,周业勉强稳住神色,有条不紊地指挥起来,将从洛阳城中突围的士兵们带回营帐中安置。

滂沱的雨幕中,只剩下萧珩与段云枫两人。

雨水不断顺着段云枫的脸颊滑落,萧珩能感觉到眼前人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段云枫胸膛剧烈地起伏了两下,最终攥着萧珩的领口,在暴雨中再也抑制不住地痛哭起来。

感受着胸口不断传来的起伏,段云枫心中的苦楚、怨恨仿佛都与那心跳声交织在一起,共鸣震颤着传递到萧珩胸膛。

萧珩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退去一战成名的名将光环,眼前的人其实刚满二十岁,带兵征战不过半年。

生死别离对他来说仍有些难以适应。

在这之前,段云枫应该被家里保护的很好。

或许段云升没有出事的话,他一辈子也不会上战场。

萧珩没有说话,任由段云枫靠着自己哭了一会儿。

但只要走上了这条路,伤痛、爱恨别离都将无可避免,如果心不够硬,最终除了一捧黄沙和白骨,什么也留不住。

少顷,段云枫收敛了情绪,他伸手抹去脸上的雨水与泪痕,除了眼眶微红以外,几乎瞧不出任何外泄的情绪,他将周业与手下几位将领都叫了过来,嗓音略有嘶哑,神色却十分肃穆,“传令,全军撤离洛阳,带上十日行军的口粮,不要管剩余的粮草辎重,派斥候即刻开路,前往晋州。”

旋即,他看向宋时裕下令道:“你领三千重骑殿后,掩护全军撤退,抵挡楚军追击。”

“是!”

宋时裕得令,当即上马前往重骑营点兵。

段云枫的这番安排可谓十分周全,即便是萧珩也无可指摘。

三万大军若一路返回镇北王亲自监守的太原,则粮草辎重消耗十分巨大,行军度会被极大地拖累,且路程遥远,行军疲敝,极容易被李冀昌的军队沿途狙击。

而晋州隶属于河东镇,刺史苏悦是镇北王手下的人,晋州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城,也是河东镇毗邻河南的外延防线、军事重镇,向南可进军凤翔、向北可退守太原,并且有足够的屯粮,离洛阳约三百里左右,行军需八到十日,是此时撤离洛阳的最优选择。

洛阳上空雷鸣电闪交织片刻,这场将洛阳城洗刷一净的大雨终于停了。

浩浩荡荡的三万大军在夜幕的遮掩下拔营起寨,向西北方的晋州前行。

……

嘉宁四年,正月丙寅日,段楚联军攻破洛阳,禁军中尉安有良出逃凤翔,嘉宁帝不知所踪,楚王李冀昌自称大燕监国,总摄朝政、大权独揽。

次月,李冀昌于京兆府动兵变,围剿镇北王世子,段云枫率百余亲卫突出重围,领三万大军连夜撤走晋州,段楚联盟正式宣告破裂。

同月,李冀昌下令拆毁洛阳行宫,将拆下来的木质建筑及其珍宝沿洛河运往汴州,劫掠宗室女眷宫女近万余人,随后一把火彻底焚毁了这座屹立数百年的皇宫,未能撤出洛阳的燕朝旧臣及其三族皆被诛于东市,共斩千余众,骸骨累累,如铸高台,事后李冀昌仍觉得不够尽兴,下令将这些“清流”的尸骨磨成肉糜,投于猪圈食槽。

彻清残燕势力后,李冀昌下令迁都汴州,撤军时于洛阳城中大肆劫掠,屠戮奸淫无数,百姓十不存一,洛阳沦为一座空城,史称“嘉宁之乱”。

随后李冀昌于汴州称帝,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国号“大楚”,至此,一统华夏近两百年的燕王朝宣告覆灭,代表儒家礼法的三纲五常随着李冀昌的篡位逐渐被血腥的武装杀戮所取代。

凡手握兵权的一方军阀皆生出了逐鹿中原的野心,前燕延洲刺史孙皓邯自立为帝,定国号“秦”,前燕江南节度使自封吴王,蜀中匪建蜀国,漠北崛起的契丹、回纥等部族逐渐有了南下逐鹿的想法。

乱世始。

……

那日洛阳城突围,放跑了段云枫一行人,还被镇北军射死了一个世子,李冀昌满腔愤怒无处泄,在了解了当时城楼守备军的情况后,他先是怒不可遏地斩了被调离南岸边寨导致正南门失守的禁军将领,随即任命手下大将韩虎为征北大将军,亲自领兵数万,前往追击撤离的镇北军。

韩虎派一支精骑作为前锋开路,于洛河沿岸追上了正在撤离的镇北军,但碍于镇北军撤离时治军严肃、军纪严整,又有大将宋时裕亲自殿后,楚军的前锋精骑三次突击皆被宋时裕击退。

韩虎见突袭无果,下令召回了前锋部队,准备等待契机、缓以图之,楚军大部逐渐被轻装上阵的镇北军拉开了行军距离。

撤军的第九日傍晚,段云枫大军率先抵达了距晋州城几十里开外的城郊,于淲沱河旁安营扎寨。

段云枫准备亲自写一封书信,派与晋州刺史苏悦相熟的参军周业亲自送入城中,说明情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