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英俊的天子穿着一身素服,不惜衣摆被泥泞溅湿,亲自前往农田边慰问流离失所的百姓,为他们解决困难。
很快,年轻的天子在梦中受到先帝感召,大彻大悟、痛改前非的故事便在民间传开了。
……
三日后,萧珩换上十二纹章冕服,腰配白玉双珩,头戴十二旒冕冠,乘坐帝王銮驾前往凤翔城南郊,祭祀天地。
九丈高的圜丘坛前,禁军铁甲森然而立,旌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金戈映着晨光,太祝官朗声诵读着祭文。
萧珩手持镇圭,在百姓与百官的瞩目下,缓缓登上台阶,额间旒冕轻晃,他一步步登上圜丘坛。
“嗡——”伴随着号角长鸣,祭台前堆垒的燔柴被点燃,烈焰冲天而起,浓烟直上九霄。
围观的众人屏息凝神,只见年轻的帝王跪拜于祭坛之前,祈求上天庇佑大燕山河。
然而就在萧珩祈福完毕起身的瞬间,他脚下的祭台忽然燃起了一簇赤莲般的火焰,那火焰中仿佛还盛开着金蕊。
原本跪在两侧的百姓当即震惊地抬起头,纷纷站了起来围观眼前的异象,他们眼看着身穿庄严冕服的帝王在盛开的“火莲”中沉稳地缓步前行,有人忍不住惊呼道:“此乃红莲业火!这……这是真龙降世啊!”
第4o章
沿途民众被眼前场景深深震撼,无不伏地跪拜,口中纷纷高喊着“望真龙拯救苍生”诸如此类的话。
萧珩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走下祭台,完成了祭天仪式。
自李冀昌于洛阳篡位代燕起,时隔数月,萧珩终于于凤翔城南郊正式重登帝位,改元“泰安”,并将自己的名字由“萧桓”改名为了“萧衡”。
大部分朝臣都是支持皇帝改名的,因为“衡”有制衡四方之意,改名也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代表了皇帝浴火重生的蜕变,但也有些人认为“衡”字读音通“珩”,皇帝应主动避讳太宗皇帝的名讳,不该取这个字。
萧珩无视了反对意见,于是顺利改名。
……
一路自南郊返回行宫,段云枫终于忍不住问道:“方才那‘红莲业火’是怎么回事?陛下你不会真修炼了什么驭火术吧?”
萧珩莫名其妙地看了一眼他,“朕要是会驭火术,直接用火术袭击敌营不就行了,还要军队做甚?”
见段云枫瞪大的眼睛中充满了对求知的渴望,萧珩解释道:
“司天监找了几个民间的游方术士,他们会玩一种‘神火’的把戏,在烧酒中掺入五色盐石,便会像火一样燃烧,燃烧时色彩艳丽,却不烫,那‘莲花’则是由红色与黄色的丝绸雕刻而成的,事先就埋入了祭台下方的暗渠,被焰气一顶开,远远望去便成了‘步步生莲’。”
段云枫:“当皇帝竟还有这么多骗人的把戏?”
萧珩:“你以为那么多祥瑞、谶言、天降异象都是哪来的?”
段云枫:“那太宗皇帝出生时,头上带有龙角也是假的了?”
萧珩:“…………”
萧珩:“他要是这般神通,还当什么皇帝,为何不去做东海龙王?”
段云枫:“……”
……
汴州。
满怀期待的李冀昌在臣子的陪同下微服私访,准备检验谶言的传播效果,然而他还没逛完一个酒肆,便怒气冲天地返回了行宫。
“啊——浪子回头金不换?”他暴怒地扔了本折子,“在梦中受到燕太宗感召而痛改前非、浴火重生,这都是什么?你们说话啊!莫非这就是你们想要的效果?”
满堂大臣低着头,莫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