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宁穿过来前,大盛还是“太平盛世”,哪怕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即将碎裂薄冰上,可很多人还是无知无觉的。
他不知道这事,所以没有那么忧虑。
薛兰鹤清楚大盛的困境,但也不会因为乱世而心软就打破规律,否则就是贻害无穷。
“提点为主。”他只说了这四个字。
元宁就明白了。
大盛朝,有些人能理解薛兰鹤的良苦用心,有的人却不能。
[教就教,不教便不教,弄得这般神神叨叨做什么?装模作样!]
[这般享受别人因着他的每句话而提心吊胆!薛兰鹤他定是很得意吧。]
[一群狼心狗肺的玩意儿,人家愿意教那是人家心善,少在这阴阳怪气呢。我大盛怎会有你们这样的败类在?]
[天幕怎的不禁止这些恩将仇报的狗东西观看呢,就该让他们一无所知下去好了。]
那些真正关心此事的人却不会在意天幕上的吵吵嚷嚷,而是专心看起了薛兰鹤和元宁一起找的教程,认真地学起来。
他们有心向学,根本不会被这么一点小小的难题给绊倒。
而且他们对能够把知识无偿分享给他们的这一对舅甥是非常感激的,这年头哪怕是花钱去给人家当学徒,别人都要对你白眼,怎么可能会多尽心教你。
哪有端起碗就骂娘的道理呢?那种白眼狼的眼界就只有这点了。
*
元宁并不知道大盛朝那边的事情,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太过在意。
他现在的生活重心也越来越向着现代这边转移了。
第二日一早,闹钟响起来后,他就穿着冲锋衣应关飞渡的约去赶海了。
天还蒙蒙亮,太阳尚未升起来。
清晨还有海风胡乱地吹,气候还有些寒凉。
元宁挨过饿,所以哪怕心里急切地想提着小红桶去赶海,却还是坐在原地,乖乖地把自己早餐慢吞吞地全都吃完了才走,一点都不浪费。
关飞渡在旁边好一顿瞅。
他觉得自己跟元宁还挺合得来的原因之一就是元宁这股子对食物的虔诚劲儿,绝对是现代衣食无忧的小孩们身上难以出现的。
他自己爱好烹饪,所以对食物还挺珍惜的,小伙伴能和他一样,他当然开心了。
吃完之后,他们各自捎上小桶就往外走。
薛兰鹤和关臣两个大人紧跟在他们身后,这个难得的假期二人过得也还挺清闲,偶尔这样放松一下也确实舒服。
大盛朝人习惯了天幕在早晨会安静很久,现在还是头回看他们起这样早。
许多人在瞧见湿润海滩、石缝里的各种海产时,眼睛都睁圆了。
他们连忙在天幕上问。
[有沿海的乡亲父老么,清晨的海滩真是这样式儿的?]
[确实如此,不过还是需要多多注意,免得遇见危险。要是不知道何时涨潮就完了。]
[也不是你们想要中那样好捡的,大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人一多还有可能会空手而归。]
想要碰上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哪是那么容易的。
不过元宁他们运气还不错,硬要说的话,是因为这里是海产养殖区……赶海项目也是这次两天一夜游轮旅游活动之一,绝大程度上保障了他们不会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