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在李府做事的人家,也担心。
看夏宁这么笃定孩子在李府出事了,他们不免也着急了。
李府里面挤进去两百多人,此刻外面的人也不少。
整条街的人都闻讯赶来凑热闹。
生意都不做了,都往人多的地方跑。
李氏和杜氏着急地来回踱步。
娘说看看大牛二牛就回来,可都这么久了,娘怎么还没回来?
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大嫂,娘真的去李府看大哥和二牛去了吗?”杜氏担心地问。
李氏皱眉回道:“娘是这样说的。”
李氏是个粗心的,此时也担心起来,她并不是担心夏宁这个婆婆。
她是担心自家男人会不会有什么事。
杜氏则是更担心牛车上的二百两银子。
都等这么久了,再等下去都快下午了,回去还得一个多时辰。
如果天黑了,那就太危险了。
王麻子也有些坐不住了,夏宁妹子离开已有一个时辰。
他对夏宁两个儿媳妇道:“你们看着牛车,我去找找夏宁妹子。”
“好,谢谢王叔。”杜氏也有此意,只是她没好意思说出来。
有了王麻子主动开口,她自然高兴。
这两小媳妇没发现,但王麻子常年跑牛车,他看出街道上的人都往一个方向走。
他将牛车栓在一棵大树上,给李氏和杜氏嘱咐了几句,就向人多的地方走去。
他拉住一个老头问道:“老大哥,你们这是干什么去?”
“你还不知道吧,李府那边闹起来了……”这老头一边跑一边给王麻子讲着听来的八卦。
不管什么年代,八卦永远是人们消遣的唯一途径。
男女老少都喜欢看。
王麻子一听是李府的热闹。
他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夏宁妹子不就是去李府看儿子去了吗?
他顾不得别的,也跟着人群往李府跑,很快就将那老头甩出一大截。
“哎,年轻人就是跑得快,老头子老喽,跑不动了。”
王麻子刚跑到李府门口,就看见李府外围了一大群人,都伸长脖子往李府瞧。
他一时半会挤不进去,但李府台阶高,能看到李府门口有几个小厮拉着夏宁往外拖。
“放开我,今天我见不到儿子,就去报官,我就不信你李府还能一手遮天不成?”夏宁拼命挣扎着。
就在王麻子急得焦头烂额时,人群外面来了一群官兵。
为首的是一名头戴乌纱嶫头,身穿玄青云锦官袍的男人。
这身打扮没人不认识,此人正是云山镇的县令大人。
“住手!县令大人在此,还敢放肆!”一个官兵指着李府的几名小厮大喝一声。
小厮立马住手,齐齐退后一步。
县令是这个镇子上能见到最大的官了。
老百姓都齐齐下跪叩拜。
夏宁没跪,还有县令带来的官兵都没跪,倒没显得夏宁有多无礼。
实在是夏宁对跪这个世界的权贵无感。
而且,也没有法律要求,老百姓见了县令就必须跪拜。
所以夏宁并不显得鹤立鸡群。
她看向台阶下的县令,看起来比县尉年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