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不平则鸣”之称的陈郡谢氏,因不愿与叛军奸臣同流合污,反率领文坛笔诛口伐反叛之举,亦遭血腥屠戮。
谢寒月的痛苦与仇怨,不必她少。
谢氏而今近百篇祭文稿,闻者,无不伤心落泪,悲痛欲绝。
谢寒月是李金鳞的军师,是陪她一路摸爬滚打,携手至今的同伴……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仇人。
可谢寒月却还是要拦着她,拦着她手刃仇雠!
要不是顾忌他那破破烂烂的身体,李金鳞真是恨不得一脚把他踹开,去追那该死的节度使!
******
谢寒月松开缰绳,下一刻,那只染血的手,却抓住了李金鳞的手。
“金鳞……金鳞……”
他喘息着、咳嗽着:“莫、莫要忘了你因何而得此名啊……”
李金鳞如遭雷击,瞳孔倏地收紧。
莫要忘了你因何而得此名。
……她是因何而得此名的?
天下有将崩之势时,父亲入了帝王的眼,得到了大批赏赐,其中……便有从前李七郎的真迹《不可道》。
因天下之势难以阻挡,父亲对《不可道》此书很是痴迷,欲要从中寻觅破局之法,却始终不得。
同年,她出生,父亲随手翻阅《不可道》,从中得“金鳞”二字,为她命名。
他说:“吾儿吾儿,从前镇王乳名金童子,楚王乳名金狻,皆是一世之风云人物,你便叫‘金鳞’罢!”
李金鳞刚识字时,好奇自己名字的由来,翻阅过《不
()可道》,但其中之天下大道,至繁至简,她根本读不懂。
她只看懂了一句话——
“山河倾覆之际,则见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若有金鳞,可化为龙。”
一句子不语的怪力乱神之话罢了!
又过了一些年,李金鳞和谢寒月交好,两人读书时,偶然翻阅《不可道》此书,现其末页,似乎有浅淡墨迹,已经看不出其内容。
两个小孩努力了很久,终于将那一句不知何人所写的话看出来了——
“民者,国之根本也!”
******
“民者,国之根本也!”李金鳞说。
话音刚落,忽见晴天霹雳,不过刹那,暴雨倾盆而下,狂风肆虐……
天际不断炸响的惊雷与闪电,令李金鳞的脸色,犹如鬼魅。
谢寒月依然紧紧地握着李金鳞的手,艰难地喘息着:“金鳞……你我悲惨,百姓亦然。清醒着痛苦固然痛不可遏,可是糊涂着被愚弄,也并非他们所愿。”
“……不知为何而生,又因何而死,糊糊涂涂的一世,难道是值得艳羡的人生吗?”
“从前文贞大帝周游天下,昔年神武帝、永明帝、秦王亦周游九州,古今先贤,皆深入人群……难不成他们没见识过百姓愚昧的模样么?”
“可怒其愚昧的同时,他们依然哀其不幸,他们为扫除这愚昧,斩断这不幸的延续,而奋斗终生。”
在这个风雨飘摇、惊雷不止的夜晚,李金鳞似乎又看见了父母字字句句教她读书时的模样,她痛彻心扉地落下泪来。
她浑身冰冷得令人忍不住颤抖,唯有相执的那双手,传达着微弱的暖意……
像是深渊炼狱中的一点光!
所有的一切,自脑海中走马观花似的闪过……
最后,浑身湿透,盔甲冰寒的李金鳞痛苦地阖上眼眸,她抬起了手,雨水顺着手滑落,她高声呵道——
“全军听令,分作二路,急行军至堤坝,阻止叛军阴谋。其余将士,随我挨家挨户通知百姓……护送百姓,全部,撤离此地!”
从此,历史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夜晚,因为一个选择,走向了另一个拐点……
一个,新的辉煌!
后来,秦王之后李金鳞平定天下,正式称帝于鄗,重建大雍政权,定都幽都,史称——
东雍。
【后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