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禾也只需要一个保证,就算不诉苦,好歹不要把他们说的多好多好,“志儿,到时候送粮还是你押车啊。”
“我知道,二伯。”
说话的功夫,上工的时间就到了。李会计坐在小桌子后,给每个小队长农具。
李志也是小队长之一,大队长举人不避亲,在他老人家心里李志的能力就不能只当个小队长。
同样也是排三的小队,领农具时却自然的排在第一个,挑挑拣拣后选了大半的好的新的。给众人分配好任务,分好相应的农具,浩浩荡荡就往大队长分配的位置去。
三小队的主要任务在稻田,别看这一队不是清一色的男壮劳力,人员配置只能说一般。但每年秋收他们都是完成的最好的,这大半的功劳就是靠李志。
“同志们,多余的话我们不多说,跟往年的规矩一样。1、个人或家中有急事,可以请假,时间为半天。2、婶子嫂子弟妹们,有要回去煮饭的可以提前半小时走。3、提前干完任务的,可以提前下工。4、也是最重要的,该谁的公分我一个不会少,偷懒的我也绝不会留情。大家,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
“那就好,小青来记分。”
队伍中的一个大婶立马朝着李志感激的笑了笑,别人都叫她七婶子,早年守寡,和小青两母女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艰苦。
小青又是个身子差的,李志就让她记分,一年下来也能累计不少的公分。做了这几年,也是尽职职责,没有出过大差错的。
随着开工的一声令下,割稻的就先行动起来。孙怀香也是割稻子,她领的任务不重,李家欢和李家跃就跟在后面捡。
而大部分的男性壮劳力在后面拖着一个木桶,在里面不停的摔打。李志身先士卒,一刻不停歇。
原来啊,第三小队能够凸显出来,果然还是有个好领导。还是个奖罚分明,又不缺人情味,还带头的好领导。
日头渐渐的升起来,气温就开始焦灼。李家欢带着草帽也热的不行,再看看她娘,衣服上已经有水痕,她爹就更热,衣服已经湿透了。
但是没人喊一声苦喊一声累,全都在默默的劳作。他们靠双手创造幸福,是吃进苦头的一代人。
李家欢看着篮子里的稻穗,长叹一口气,撸起袖子加油干,励志不让一根稻穗回归大地!当然,还是得往空间里偷渡一点,空间里肥沃的土地也需要种子啊。
瞧一眼旁边的李家跃,这小子还是活力满满的,真的令人嫉妒。
“姐,你看我干嘛,要喝水吗?”
看这清澈又愚蠢的眼神,“不要喝。”
“哦。”姐姐奇奇怪怪的。
李家欢又死命呼唤系统,系统不乐意出来,它也觉得外面太热,又一次刷新李家欢的认知。
与此同时,平缓的山坡上,一片一片又一片的玉米地,玉米杆粗壮,玉米也饱满。
在这里的大多是女人和半大孩子,孩子们的身量更小,适合在玉米地里穿梭。当身后的背篓装满了,就返回主干道装进大箩筐里,由妇女们挑走。
李珠、李才、大妮、李建国、二妮、三妮几人都在相邻的玉米地里忙活。
干的最快的是二妮三妮姐妹,两人的头都被汗湿的贴着头皮,手上刮出一条条的红痕。她们俩做惯农活,今天早上吃的饱,反而没感觉那么累。
两人互相扶持,没觉得时间有多难过。
大妮干的也挺快,但是她故意干的慢些,免得还要去帮弟弟的忙。
李建国确实很累,也很想喊姐姐帮忙,但是他根本看不见大妮,难过的他想哭。
李珠李才两兄妹掰了两三趟,就开始偷懒,有一下没一下的。几块玉米地里,就他们负责的这一块进度最慢。
好不容易磨蹭到中午,听见山坡下赵老太喊李珠回去煮饭的声音,李才也连忙跟着回去了,看的同对的婶子们不停的摇头。
“这才小子,太懒了,以后要是哪个姑娘嫁给他,那真是倒八辈子大霉,也就老赵姐当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