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府的下人、丫鬟们被吓的跑的远远的不敢靠近。
……
在王承恩的搀扶下,朱常淦好歹找到了自己住的地方,“这就是乾清宫?”
对于早退,他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自己要救的是大明朝,不是崇祯的脸面。
再者说了,脸面是别人给的,大明朝都快亡了,还要脸面何用?
等着在歪脖子树上吊死的时候用吗?
“给……朕拿一些纸过来。”
“是!”王承恩飞快的从一个条案下面摆在了桌子上,然后候在一旁。
朱常淦却是挥手,“你也出去,朕自己一个人想点事情。”
();() “皇爷,您这身体?”
“无妨!”
等王承恩一步三回头的走出大殿,将门给关上,终究还是不放心,就立在门口。
殿内,朱常淦看着白纸。
从刚刚朝堂之上群臣不到一个小时的党争,便看的出来,整个朝堂已经崩了。
都在扯皮,讨论来讨论去,没有一条政令能实施下去的。
温体仁、薛国观、闵洪以及东林党的那些人,单就才华来说,绝不是庸才,但所有的精力和心神都用在了党争之上。
一切手段都是为了提防政敌攻击,巩固自己地位。
……
朱常淦踌躇半晌,写下来最要紧的问题,只有一个字。
“钱”
如果把崇祯在朝堂之上说话不顶用,比作癌症的话。
那大明的财政崩塌,就是大血管迸裂。
一个处理不好,大明朝直接就嘎过去了。
所以朱常淦才会和崇祯说,拯救大明朝第一步是搞钱。
“大伴,你进来一下。”
王承恩闻言,快速的走了进来,“皇爷,您有什么吩咐?”
“朕的内帑还有多少钱?”
“皇爷,您昨儿个才刚问过,三千六百两。”
“才三千……”朱常淦嘴角直抽抽,“行,你先出去吧。”
《甲申纪事》说李自成在败退陕西的时候,押送了崇祯内帑三千多万两白银,这特么连个零头都没有。
钱从哪儿来呢?
从勋贵手里?官员手里?太监手里?还是士绅手里?
正如崇祯临死前说的,满朝文官皆可杀。
那现在如果将这批勋贵、文官给抄家,砍杀,换一批怎么样?
除非自己不要命了。
明朝最深沉最黑暗的阴谋:皇帝只要打压文官,就会落水淹死。
连大明朝青壮时期的明武宗朱厚照,那可是亲自拿刀去塞外砍过人的,拥有这等身体素质却死于落水。
天启皇帝同样如此,游个湖而已,无风却能翻了船。
虽然救上来了,却也一病不起。
相同点是皇帝利用明朝太监、锦衣卫势力打压文官,这两个时期,宦官和锦衣卫也是最强盛的时候。
一次是巧合,两次呢?
还是巧合吗?
何况现在早已千疮百孔、四处漏风的崇祯朝。
别说朝堂政权、兵权不在皇帝手里,现在就连西厂和锦衣卫都不在崇祯手里。
如昨夜崇祯在宫里发癔症,不用等到第二天天亮,外面的勋贵、文武百官就已经全都知道了。
砍杀一批、换一批?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