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清平乐村居的原文 > 第104頁(第1页)

第104頁(第1页)

蘇長青將作坊收洋芋的要求仔細說來,末了道:「霜降前還能再曬一批洋芋粉,冬日估計就只能做粉條,姐夫,你要不多收些,用鹽水泡一下存著,只要明年春不發芽,拉來肯定比現在價錢高一些。」

從開春到洋芋長成,這三四個月都得買陳貨,而且越往後洋芋越容易長芽,說不得作坊還得停工一段時間。

蘇長青突然發現,從開春到洋芋長成這幾個月,可能是作坊最難的時候,沒存貨就得停工。

送走姐姐姐夫,他沒去作坊,而是占用兒子書房寫了一封信。

遠在廣州府的張康毅收到信時,貨物早已全部出手,正準備啟程回昌平。

拉來的粉條全部賣給了廣州府的大商戶,有船隊走海運的那種,船隊走得越遠,昌平粉條的名聲就能傳得越遠。

到時候,都無需將粉條拉南邊來售賣,自有商家去昌平府採購。

因此,存貨很關鍵,張康毅沉思,考慮要不要回信增加人手,開足馬力多存貨。

第54章姑侄親表舅親

中秋佳節,時人極為重視,家家戶戶都會買點月餅,親戚間、友鄰間相互贈送。

節日當天,雖白日還要去地里忙碌,好像與平常日子無異,但下晌家中手巧的婦人早早歸家,整治一桌明顯比平日豐盛的飯菜。

晚飯在一家人的歡聲笑語中結束,院中擺上桌子,月餅、瓜果、乾果擺放整齊,長輩圍桌而坐,說著莊稼收成,或念叨過幾日的秋耕。

皎潔月光鋪滿院子,小孩兒圍著大人捉迷藏,歡笑聲藏不住月餅的甜香,小院中皆是家和喜樂的團圓與興旺!

今年,蘇家的中秋節卻是與往年不一樣。

蘇婉感覺,好像午飯才剛過,二伯一家就來了,沒多久,大伯一家也全員到齊。

堂屋的說笑聲不曾停歇過,不知道的還以為家中有喜事。

家裡最小的孩子就是忞宇,今日被親爹蘇志強帶著在老爺子面前刷臉,就剩杏兒安兒倆屬第二小,蘇婉將兩人帶到身邊吃乾果聽大人說話

一屋子人,除了蘇長青、蘇志剛,其餘子孫輩都在。

老爺子對大孫子已經不抱期望,雖說現今在府城一個小書院找了坐館先生的活計,但在他眼裡,大孫子還沒徹底清醒。

逗了一回重孫,拉過一直在府城書院讀書的四孫子蘇志明考校學問,見《詩經》背誦都磕磕絆絆,心下很是失望。

見二伯臉色不好,尤其是老爺子不時瞥向安兒的眼神,蘇婉立馬將桌面乾果皮撥到空盤子,借去灶房幫忙將倆崽崽帶出正堂。

這種逢年過節被長輩拉出來展示才藝的環節,留給大哥吧!

反正蘇志棟已經拜師,再打眼也不會比安兒學問過三堂哥蘇志明招人恨!

灶房一片忙碌,李氏帶著三個兒媳整治晚上的席面,蘇婉連個看火摘菜的活計都混不到,就在廚房晃悠。

李氏不小心撞了三次孫女後,笑著將看火的大孫女梨花也支出去,「你倆帶杏兒安兒去陪你爺。」

姐妹倆都不想去正堂,帶著杏兒安兒坐在葡萄架下,實在無聊的緊,梨花端來針線籃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