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爹娘俱在,兄弟姐妹齊全」,蘇婉費了不少口舌,說服兩人調理。
張氏現在歇在家,做些輕省活計,每天早晚喝一次中藥,丈夫卻要每晚揉藥酒。
想到當家的,張氏問大閨女,「梨花,我跟你爹屋裡藥味重不重?」
梨花聳鼻子嗅聞,「有點藥酒的味兒,是被子上的吧,沒事,趕明兒換洗被罩就行。」
兩人邊做針線,邊就蘇婉指導著縫製的被罩討論,覺得雖費布料,但很實用。
瞥到進院子的人,張氏隔著窗戶笑問:「商隊都帶了什麼回來?」
「嬸娘,帶了番薯,我今兒在你家蹭飯啦,婉婉說給我做好吃的。」
聞此言,張氏起身要去灶房幫忙,梨花放下繡繃道:「娘,你歇著吧,我給婉婉打下手。」
蘇婉也沒做什麼複雜的,而且紅薯更適合做小吃。
杏兒安兒小樹下學回家吃午飯時,還沒進院門就聞到香甜味,安兒驚喜,「二姐做了甜洋芋。」
等吃到嘴時,卻是驚呼,「不是洋芋!」
蘇婉做了拔絲紅薯,煮了紅薯粥,餾饅頭時將紅薯切段蒸了兩根。
其餘三道都是家常菜,土豆絲、肉片炒南瓜、剁椒炒雞蛋。
小孩子對拔絲紅薯根本就沒抵抗力,安兒連吃三塊後,問道:「二姐,甜番薯比甜洋芋好吃,那炸番薯條會比炸洋芋條好吃嗎?」
小樹用筷子戳了一塊番薯,樂淘淘道:「我覺得應該是,比洋芋甜。」
蘇婉並不直接給答案,而是承諾後面做一次炸番薯條嘗嘗。
李秀兒到底年長几歲,喝一口粘稠甘甜的番薯粥感慨,「原來不是番薯不好吃,只是我娘做的不好吃!」
逗得一桌人失笑。
此時,張康毅家也在吃甘薯飯,正堂的大桌圍坐一圈人,全是蘇家村有威望的老一輩。
張康毅端著加了番薯的蒸米飯道:「這是南邊的吃法,不僅省米,還頂飽。」。
里正顧不上說話,實在是米粒的清香與番薯的甘甜太誘人,就這紅薯飯,不用菜他都能吃兩大碗。
蘇正德接了話頭,問道:「康毅,你是個什麼打算只管說來,我們這些老傢伙到底是老了,沒你們有見識。」
張康毅將自己的打算娓娓道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